作者: 郜玉華 閆德海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08-05 10:15
“有些病人狂躁不安,做醫生的受點委屈是正常的。”8月2日,牡丹區沙土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張忠方說,他搶救過一個喝農藥自殺的小伙子,搶救時,小伙子難受地強烈掙扎,卻不知為何又狠狠地踹了張忠方幾腳。“當時踹到了我肚子上,疼得我直不起腰,但我還是堅持實施了救治,讓他重獲了新生。”
張忠方是沙土鎮中心衛生院內科主任兼醫療股長,從醫20多年來,他始終堅定“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”的信念,把病人健康和家屬滿意放在首位,身體力行,廉潔行醫,愛崗敬業,沖在最需要的地方。據該院院長李繼召介紹,在2003年的“非典戰役”中,張忠方主動請纓進入病區,同醫療組全體人員一道忘我工作,圓滿完成了“防非”任務;為了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,他跑遍了沙土鎮的各個村莊,認真細致地檢查診治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沙土鎮確診首例病人后,張忠方和幾名醫護人員在李繼召的帶領下,連夜進入確診患者家中進行全方位消殺工作。“我在指導消殺組隊員對確診患者居所進行全面消毒的同時,還指導其家屬對食具、衣物及床上用品,用消毒劑浸泡消毒。”張忠方說,在疫情防控期間,他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、星期天,始終工作在最需要的地方。
“張忠方主任對病人一直有著高度的責任心、同情心和愛心。”李繼召表示,無論上班還是下班,白天還是晚上,只要科室有危重疑難病人需要他,他都會迅速趕到病房參加病人的搶救診治工作。該院醫生李善新說,張忠方總是為病人著想,無論上門診還是在病房,為了方便病人及時診治,經常推遲下班時間接診病人,盡早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。
張忠方從不以醫謀私,從不接受病人紅包,確因當面拒收不了的,他就作為病人的住院費及時交到住院收費處,再將收據交給病人家屬。“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,病人送錢送物,心意可以領,但錢物不能收,否則,會損害醫生的信譽和醫院的名譽。”張忠方說。
多年來,張忠方注重開展醫學研究,總結臨床經驗,承擔起“急、難、危”病人的搶救與治療,效果十分顯著。張忠方年均完成門診工作量達14000余例,確診準確率在98%以上。高尚醫德和過硬醫術讓他多次榮獲菏澤市和牡丹區“先進工作者”“牡丹區名醫”“菏澤百名優秀醫師”等榮譽稱號。張忠方憑著對醫療事業的滿腔熱情和對患者的高度負責,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了生命的高度,以精醫厚德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。通訊員 郜玉華 閆德海